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组工在线 > 干部工作

加大四个力度 实施“六个一批”

来源:admins 时间:2017-07-01
    近年来,嘉鱼县大力实施干部培养选拔“六个一批”工程,在干部的“选、用、育、管”上加大力度,坚持从基层选拔一批、公开选拔一批、大胆提拔一批、挂职锻炼一批、交流一批和重点培训一批,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一、加大公开竞争力度,突出公正性

    不断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实行阳光操作,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使之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和常态工作。先后公开选拔5名副科职优秀年轻女干部、8名副科级镇纪委副书记,7家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竞争上岗。

    一是扩大选人视野。在坚持干部任用标准的基础上,强调在大多数人中选人,适度放宽选拔竞争的资历条件。在公开选拔副科职女干部、副科级镇纪委副书记等工作中,将选拔的范围由全县党政群机关扩大到事业单位,今年6月份选拔镇纪委副书记职位,在报请市委组织部后,将职务放宽到副股级。在公开选拔副科职女干部中,对教师、医生等只需第一学历大学、初级及以上职称即可。竞争上岗中,把参与竞职的对象扩大到原班子成员之外,参与竞争的非原班子成员都是由群众在符合条件的本单位干部中民主推荐产生。

    二是完善选拔方法。实行差额选拔。在面试和录用等环节,采取差额的办法,确保优中选优。公开选拔女干部工作中,根据笔试成绩,按1:6的比例取前30名进入考察和面试程序;公开选拔副科级镇纪委副书记中,按1:4和1:2的比例进入面试和考察程序,组织部门根据考察情况确定对象在县委全委会票决,再以1:1.5的比例在常委会进行票决。竞争上岗中先推荐后考察,根据群众推荐得票情况确定考察对象,并全部实行座谈推荐,确保考察不出偏差。

    三是实行全程监督。选拔工作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县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县纪委实行全程记实监督。选拔条件公开,竞争过程公开,任用结果公开。在面试工作中,特邀县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相关单位的纪检组长和人事股长,参加面试现场观摩。曾2次参加面试观摩的县党代表、鱼岳镇梁家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纯说:“现场观摩,让我们看到了各位选手的风采,也看到了县委在选拔干部工作上的公平和民主,这样选出来的干部领导放心,群众认同,对嘉鱼的各项事业都有益处。”

    二、加大干部使用力度,突出导向性

    在干部的使用上,坚持中央提出的六个用人导向原则,围绕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在实施“六个一批”工程时,采取交流、挂职、提拔等方式,注重使用基层干部、年轻干部和妇女干部,在社会上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一是重视基层干部。对基层老黄牛式干部不亏待。近年来,先后有21名在基层工作10年以上的干部交流到县直单位,17名基层普通干部被提拔使用。渡普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石六华,在乡镇工作23年,一直勤勤恳恳默默工作,多年分管农业,在今年干部调整中,县委综合考虑,将他调整到县水产局任副局长。

    二是重视年轻干部。对有干劲有活力的年轻干部不“论资排辈”。对工作中表现得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大胆提拔使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有2名省选调生工作突出,在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分别被提拔为副局长和镇党委委员。近三年来,共有55名35岁以下的干部被提拔使用,走上领导岗位。

    三是重视妇女干部。对素质突出潜力较大的妇女干部不埋没。通过换届选举、公开选拔、优先配备等方式,把优秀的妇女干部推到重要岗位。2006年镇换届中,共11名女干部进入镇党委班子,占班子数的15%;2007年通过公开选拔,5名优秀女干部担任副科职领导职务;2010年,全县调整女干部38人,其中6人提拔为正科级干部,11人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担任重要职务3人,平级交流锻炼16人。

    三、加大培养锻炼力度,突出全面性

    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干部工作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坚持理论武装头脑的同时,注重实践锻炼,把干部推向经济主战场、推向基层一线进行锻炼培养,提高综合能力。

    一是基层磨炼,一线培养。针对年轻干部多数才出学校门,对基层环境不熟悉、不适应的问题,县委研究决定选派干部到软弱涣散村、后进村任第一书记,丰富基层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基层群众的感情。2005年和2010年选派两批次共33人到村任第一书记。其中有8名踏实干事、扭转后进村面貌的干部经过组织考核,得到了提拔,由普通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是外派锻炼,挂职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选派干部到镇村、社区、企业、产业基地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到招商引资、工作一线锻炼。2006年以来,选派14名干部到萧山挂职锻炼,选派26名干部外出招商引资,选派21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困难事业单位、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学习和研究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验和先进管理理念;宣传、推介嘉鱼资源、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引资、引智活动。
三是党校培训,理论培养。在增强干部工作能力的同时,利用各类培训机会,进行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培训。近三年来,先后有400多人次到各级党校参加培训。

    四、加大管理服务力度,突出连续性

    在实施“六个一批”工程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干部任用后期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档案信息库、汇报沟通、目标考核等措施,确保干部队伍建设的连续性。

    一是建档入库,分类管理。建立了女干部、年轻干部(包括省选调生、公务员、选聘生)、挂职干部、镇干部等多个类别的干部档案数据库,县委组织部对其人事档案进行了统一管理。个人工作总结、单位评价意见、组织考察材料等各个阶段记录材料,都及时进行整理归档,真实记录干部的动态信息。当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关招考机会或干部调整时,根据选拔或任职条件在数据库内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动员,也为县委任用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联系,动态管理。为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健全了汇报沟通的机制,促进了干部之间、干部与单位、干部与县委之间的联系交流,县委对干部的管理服务更为经常化、人性化。建立工作汇报制度,要求挂职干部、省选调生、选聘生等年轻干部每年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县委组织部汇报一次思想、作风、廉政及本职工作情况。建立座谈会制度,不定期组织由县委领导、干部本人及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参加的座谈会,互通情况,交流经验。建立交心谈心制度。县委与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各单位与本单位干部开展经常性交心谈心,沟通思想,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县委已组织挂职干部、省选调生、选聘生等各类座谈会10多次。

    三是目标考核,严格管理。坚持和完善试用期制度和试用期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制订了系列考核标准,提拔干部1年试用期满后,根据单位党组织的呈报意见,组织开展试用期转正考察,对照干部试用期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符合标准的按期转正,不符合标准的延长试用期一年或免去试用职务。自实行试用期目标责任管理以来,经组织考察,绝大部分试用期干部表现优秀,按期转正,共有2名干部延长试用期,2名干部被取消试用期职务。同时,在镇届中考察和换届调整、年度考核工作中,结合疫病防治、抗洪救灾等重大事项,综合考察干部应对和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为全面考察干部提供重要依据。